手擎夜读>玄幻>重生一九零二 > 第二百章 印象,国路
    作为上海滩的帮派老大,并且势力向江淮扩展的兴义堂,名声在外,自然免不了有江湖人物慕名而来。只是,对这种主持公道,陈文强却不以为意。

    按照史载,徐宝山接受招抚后,竭尽全力帮助清廷控制水陆地方治安,对其他青洪帮山头会党大加砍杀。1902年,他领兵剿灭高资镇陶龙翔、陶龙丙二人,被晋升为参将。1903年,徐宝山又听从清廷指令,会同清军将他以前的绿林盟友曾国璋剿杀,并因功而擢升为江南巡防营帮统。以后,他又剿灭匪魁王正国,江北积年巨枭朱盛椿、朱羊林等,为清廷再立了一功。

    陈文强不以为然的原因是看重的社会正常秩序,看重的是社会治安。什么感恩戴德,甘心充当鹰犬,为清廷卖命立功?难道盐枭遍地、帮会林立、土匪丛生的乱象就好了,难道民间缙绅、盐商的一片颂扬是错的?反正,他对那些江湖会党是没有好印象,徐宝山呢,维护社会秩序稳定,陈文强倒是挺赞赏。

    “如果没有徐宝山剿灭那些盐枭、土匪,咱们也会受到影响吧,我记得盐酸厂新建时,购买盐等原料,有商人抱怨水路不靖吧!”陈文强淡淡地说道:“现在呢,咱们虽然还挂着堂的名义,也算是江湖帮派,可兄弟们多已经走上了正道经营。上海滩是个特殊的地方,只是正道还吃不开。要不是这样,我早就把兴义堂解散了。”

    “兴义堂是镇住上海滩的龙头老大,解散不合适吧?”冯义对兴义堂,或者说是龙兴堂还十分留恋,虽然他正在远离江湖营生,可从感情上还以兴义堂为荣。

    “那得看以后的发展。”陈文强沉吟着。也不敢确定,这是一把双刃剑,虽然他在努力使其向现代社团的方向发展。但还脱不了江湖帮派的本质,既可以为革命服务,也能成为扰乱社会的潜在危险。

    对陈文强的思路,冯义不是很清楚,兴义堂现在只是个旗号,核心已经是龙兴堂,势力则分散于旅沪华人公会。但这是外人所不知晓的。所以,在上海滩。在周边,提到兴义堂,还是鼎鼎大名,无人敢惹。仅此。冯义便觉得很满足,更不要说他还知道陈文强的其他势力,比如上海的商团。

    革命对冯义来说还不明确地知道含义,他只知道陈文强是要干大事的人,以后或许是改朝换代的开国功臣,甚至可能是一代帝王。他相信陈文强的本事,相信陈文强的实力,心中也期待能在追随陈文强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日后有个更光明的前程。

    “你喜欢常遇春?”陈文强突然饶有兴致地转头看着冯义,微笑着说道:“明朝的开国大将啊,有万夫不挡之勇。”

    冯义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嗫嚅道:“俺没读过多少书,这见识能多是听评书得来的。徐达是帅才,常遇春呢,骑马冲杀,建功立业要容易些。”

    “有这个想法好,人哪。有野心才能有进步。”陈文强拍了拍冯义的肩膀,沉吟着说道:“可这建功立业的路也危险得很哪。一将功成万骨枯,谁又知道自己最后能成为功成之将,或是一把枯骨?有家有业的人了,倒不一定非要豁出命去战阵厮杀,还有别的道路可以选择。听我的安排,总不会亏了你。”

    “是,我听大哥的安排。”冯义用力点着头,“大哥文也来得,武也来得,跟着大哥混最有前途。”

    “呵呵,别人说这话,我觉得是拍马屁,你说呢,我却知道是真心的。”陈文强笑得畅快,心中却油然而升起一股责任感。

    奋斗到现在,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事业,周围的人不断聚集,团体的利益已经让他不容后退。不管是复兴会,还是兴义堂,都是推动他的力量,不管他愿不愿意。

    ……………

    “……余得《国路》,如幽室见日,枯腹得酒,沾沾自喜……”

    “……《国路》乃迄今为止国内最为系统介绍西方,研究西方的书籍。与之相比,《海国图志》仅涉皮毛矣……”

    “……观《国路》方知西国政体形成之原因、究竟,盖与历史、文化、人文、地理等密不可分,单羡其政体如何,谬矣,错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