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擎夜读>都市>逆流1982 > 第1086章 技术挑战
    但是到了1989年,日本录像机却在强大的广告攻势下,一举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刺激起国人的消费欲望,销售量非常可观,而国家机电部才先后确定11家录像机定点生产厂,可惜发展国内录像机产业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令人非常痛心。

    而现在距离1989年日本录像机大量进入国内市场还有将近三年的时间,如果段云能把握这个机会的话,那么他的天音电子厂就有机会成为国内录像机产业的霸主。

    段云还计划有了生产卡带录像机的技术积累之后,他就会开始上马VCD和DVD录像机的生产,赶在日本电子企业抢占国内市场之前,占据大部分的国内市场份额。

    在距离2月9号春节之前的三天,段云终于和马福元签订了合同,段云用1260万元人民币兑换了280万美元外汇留成,这也让段云有了300多万美元的外汇,而作为交换条件,段云将全套的录音机微型电机的生产工艺资料交给了深圳电子集团,并且允许他们派两名技术人员到天音电子厂进行培训学习。

    马福元对于这笔交易还是非常满意的,因为一旦他们掌握了高性能录音机电机生产技术后,就不必再高价从日本进口录音机电机,这样的话能节省大量的外汇,同时也降低了春雷电子厂的产品成本,生产出来的产品无论在质量还是价格方面,相比于国内其他录音机产品都有一定的优势。

    当然,段云虽然同意转让录音机电机的生产技术工艺,但还是有所保留的,深圳电子集团拿到的技术有限,而现在段云天音电子厂最核心的无尘车间以及磁头生产线依旧处于严格保密状态,所有技术人员都已经签订了严格的保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