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擎夜读>网游>明左 > 第307章 气之论
    从张载的“太虚即气”开始,理学里有了气的概念。

    不过张载的理论,并没有得到后来者的认同,反而招致批评。

    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发展历程中缺少的一个东西,那就是传承。

    西方的哲学在发展过程中,是有一条清晰的脉络的。

    前人提出一个问题,后人负责解决问题。

    这种方式延续了数千年,后世数学界经常看到的“什么什么猜想”就是一种体现。

    而儒家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后人经常做的,就是反驳前人的思想,然后再去提出新的理念。

    如此一来,就造成了各种理念层出不穷,互相影响又不交融,使得每一种思想都呈现碎块化,而难以构成体系。

    在张载之后,二程就对他的“太虚即气”提出了批判。

    【天地安有内外,言天地之外便是不识天地也。人之在天地如鱼在水,不知有水,直待出水方知动不得。立清虚一大为万物之源,恐未安,须兼清浊虚实乃可言神,道体物不遗,不应有方所。】

    批判了,又没彻底批判。

    以至于“气”的概念依旧被理学继承了下来,但因为不够完善,就成为了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砖头。

    当黄宗羲质问何为道时,张采给不出解释,便搬出了张载的道既是气的理念。

    这当然无法说服黄宗羲,他又追问了什么是气?

    张采所有的功夫都在经义上,要想解释这些问题,自然需要典籍的支撑。

    他还是挪用了张载的理论。

    “气乃万物生长之源,道乃万物生长之本。因此世间大道,惟气与理也。”

    黄宗羲十分严肃,紧随其后。

    “这个气是什么样的?这个道是什么样的?为何气是万物生长之源、道乃万物生长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