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擎夜读>穿越>当第一细作想回京成亲 > 失去控制 ……
    “我借了陛下的名头吓唬孟家,自然是要付出一些代价。”孟芫避重就轻,她之前放松了警惕,在方通舟出事这个紧要的关头直接到明月楼来,还暴露了忧不思,实乃失策,原本与郑伯晏真真假假的合作以及出手帮忙就是为避免与敬帝直接接触。

    不能接触的原因细说下来不少,但最为要紧的是不能叫敬帝接触这些拿不上台面的东西,敬帝对北梁警惕,对士族恨之入骨,多年下来若说有什么立即将这些都解决的法子,那么敬帝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士族仗着生活富足,手底下也养着不少的人,只不过功夫不到家不能造成太大的危害,加上士族如今渗透到大越的方方面面,为了江山稳固必然要容忍几分,可西北一战的胜利,叫敬帝看到了另一种可能,这种念头对于一个登基不久、受人掌控的帝王来说,诱惑太大了,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种情况下不能与敬帝解释先前为何要蛰伏,也不能将人给他,两方内斗,获益的是虎视眈眈的北梁,如果按照敬帝的意思,将手里的人交出去,不仅是搭上自己,鬼门大开,谁说走出来的能是办事的好鬼呢?孟芫自觉没什么心气也没什么抱负,可叫她简介成为千古罪人,那她可承担不起。

    况且敬帝隐约已经开始偏执,将一把利刃交到他手里,孟芫还不知道能活到什么时候。

    “既然今日人齐了,与其悲春伤秋,不如说一些有用的,典签处出了纰漏,你们觉得是谁的人?又为了什么?”孟芫自觉自己犯下的纰漏是无法弥补的,但见两人垂头丧气还是引了个话题,转移屋子里的人的注意力。

    “我刚动了士族的人,这边就遭此横祸,还能是谁的人?”方通舟咬牙切齿,他虽出身世家,可家宅不宁,母亲虽然是正妻但却遭父亲厌弃,在那后宅受肮脏气,一堆的庶兄弟为难他,小的时候日子过得很艰难,若不是千机先生看中他根骨将他解脱出来,或许他就像他那个娘亲一样,没了性命。是以对世家非常敌视。

    “可监察卫与典签处都是陛下的心腹,士族若是有这个本事,那你的命早就不保,不必到今日。”郑伯晏不觉得这只是士族的人动的手脚。

    “监察卫在西北督军,常年不在京都,就算有人能买通监察卫,可若不是要紧信任的人,怎么会做这样的事,监察卫在京都没有这样的人脉。”就算监察卫与士族勾结也不会这么快,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双方没有人信任的基础,甚至是搭上话的桥梁。

    “若是有人从中牵线搭桥呢?”孟芫提出自己的疑问。

    “有这个可能,但能做成此事的人,很少。”郑伯晏思考了一下合适的人选,发现寥寥无几,此人得将西北与京都联系起来,还得深受陛下信任。

    “不管是谁,你如今出事,典签处算是瘫痪了一半,不管这时候世家如何作妖,北梁呢?北梁太子入京之后接着胡搅蛮缠非要叫大越将奉县让出,一个战败国太子上来就是要大越割地,他哪里来的底气?”孟芫关于北梁的事情一直很头疼,北梁来越,目的正当,没有赶人走的理由。

    况且如今十分会拿捏分寸,与大越和谈如今就是一笔糊涂账,轻不得重不得,每次大越不耐烦的时候,北梁又会做一些让步,进程缓慢叫人费解,北梁连太子都送来和谈到底是要什么?

    “你有何看法?”

    “北梁的要求大越的官员已经开始考虑让步了吗?毕竟奉县在大朝山之外,没有大朝山脉,常年曝露于北梁视野之下,如今已经有人提出让出奉县以此来换取和平,北梁太子看起来和蔼好说话,但能在老皇帝二十几个儿子里脱颖而出,也不是什么等闲之辈。典签处出事,最好快刀斩乱麻,叫监察卫的人单独分出去,省得叫北梁知道了,趁机生事。”

    孟芫没说的是,北梁的人在京都是不会闲着的,况且京都这本身水也很深,孟芫有预感,以后怕是没有太平日子过了。

    孟芫说完其实有些沉默,他们三人说是没有权力,那也算是敬帝重用的人,可若是有权力,如今一个有实职的人受重伤,另外一个只能和敬帝献言,孟芫就不用说了,能做的都是些歪门邪道。

    “一个重伤,一个没有实权,咱们就歇了吧,这些国家大事不管怎么发展都与咱们没关系。”孟芫故作轻松,心里却在琢磨另一件事。

    风雨欲来,其实在场的谁都明白,典签处出了事,那么后面的人的本事和来头都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