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展开一看,两万余人的起义军已于四日前被施将军成功剿灭了,只剩残兵败将尚在逃窜。

    起义军不过乌合之众,但善后事宜却是繁杂。

    他眉尖一蹙,忽而思及昨夜温祈所求。

    当时,温祈的双目略有闪烁,显然对他有所隐瞒,其目的应当不止是那戚永善。

    或许温祈那般乖顺,一则是为了活命;二则便是为了利用他抓到戚永善,以达到目的。

    他最恨被人利用,本该追根究底,但昨夜却犹豫了。

    罢了,只要无害于他,无害于丛露,无害于百姓,无论温祈怀揣着怎样的心思,满足温祈便是了。

    今日气温骤降,他踏出寝宫,当即被寒风包围了。

    他再度想起了温祈,温祈身处于海水之中,是否会受寒?

    下一瞬,他顿觉自己定然是被那温祈蛊惑了,不然他为何再再想起温祈?且温祈又非凡人,怎会受寒?

    思忖间,他抬足踏入了金銮殿。

    由于他近日罢免了不少与卖官鬻爵之案有牵连的官员,朝堂上下风声鹤唳,见得他,除却少数行得正坐得端,人品毫无瑕疵的清官,其余官员俱是噤若寒蝉。

    他慢条斯理地踩着金砖玉阶上了御座,继而扬声道:“吏部尚书王覃已被朕亲自赐死,而今吏部尚书之位空虚,诸位爱卿认为谁人能担此重任?”

    吏部尚书王大人失踪多日,知情者寥寥,众说纷纭,其中八成的朝臣猜测其人或已遭逢不测。

    但吏部尚书乃是正三品,如若犯了事,理当交由大理寺公开审理,未料想,竟已被这暴君处死了。

    王大人向来左右逢源,与朝臣皆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且他的叔父乃是王国公。

    众臣齐齐向王国公望去,王国公刚正不阿地道:“那孽畜死有余辜,陛下圣明。”

    丛霁俯视着众臣,勾唇笑道:“王覃卖官鬻爵,得利万两,你们当中若有人有何不满,不如与他作伴去罢。”

    ——王覃得利的万两纹银已悉数充公,送往雁州,用于救济灾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