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擎夜读>穿越>回到2000年做游戏 > 第十六章 不堪回首
    比如渠道真的卖掉了10000本,那么制作方得到60000元,大家皆大欢喜。

    可是卖不到呢,比如只卖掉8000本,本来可以拿回48000,结果要退2000本的12000,这只剩下36000的收入。

    这种做法是要精确估计出销量,宁可少印刷,不可压住货。

    最初同行建议阿恒采用全包方案,渠道开出了包销5000本的数量,也就是每期收入15000港币,这个数量和阿恒的心理落差太大了。阿恒觉得香港市场最好的漫画有周销量十几万册,自己一万册总该有吧。

    阿恒他还是决定自己出版。

    到底第一期卖掉多少册?参与过这个漫画的小坚非常想知道数量。

    曹宇航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说自己出版水太深了,渠道卖一本赚一本,不卖不赚,为什么要为一部新漫画吆喝?阿恒花钱打的那些广告真的能引起漫画迷的注意吗?

    阿恒还是一意孤行的印刷了8000册,结果第一期卖掉5800册,退回来2200册,听起来已经是很好的成绩了。其实收入只有20000多港币,更为可怕的这些退回的杂志不光是退货也是负担,扔了可惜,留着没用,放在香港储藏费用太贵,想打包运回深圳,出版物运回来要审批。

    更可怕的是第二期只卖掉4500多册,印刷的还是8000册,这样退回的费用几乎折扣掉了所有收入。这时候再紧急把后面的印刷数量开始数量下调为5000册,但是第三周的销量却不到3500册,这样恶性循环下去,渠道发行的钱都不够支付回收的费用……

    阿恒误解了一个道理。拿今天的站或者漫画网站,非常看重首定(首次付费订阅)的人数,因为只有首定的用户才会继续付费定下去。既然是付费,读者就对期刊的要求更高,《斩魔王》的剧本和画面表现虽然不错,远远没有到让读者口碑相传,扩大购买量的精彩。(用站的表达就是首订不佳,渐入佳境)

    第一批购买的读者,第二批未必购买,购买的人数一直会减少,直到稳定在一个数量,然后稳定下来的,就是忠实的读者。

    如果这些读者的数量不足以满足漫画的保本销量,就会一直赔钱。

    那么《斩魔王》最后稳定下来的销量是多少呢?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因为销量不好,不断退货,渠道不愿意推,便利店书报亭不进货。五月开始,大家就等着靠回款发工资,但是到了六月底,也就是第八本期刊出版后,渠道发行商已经不愿意再发行了。

    我们从四月拖欠房租,五月底被赶走的,一大批人走了,剩下我们几个坚持在阿恒的住的地方画画。

    小坚曾经在银虹漫画的旧址那里停留良久,此时却无语凝噎。

    他不想问过去的兄弟们都去哪里了,阿恒又去哪里了,他既为自己的提前离开感到运气,又为自己没有坚持到底感到叹息。

    曹宇航抬头对曾启说:“你们打电话我停机,因为舍不得交话费。我确实还有一点余款(值得是当时毕业前和大家做域名赚的钱),其中大部分垫给了公司应急,因为我们觉得还有机会。”

    大懒问:“香港的期刊已经停了,怎么还有机会。”

    曹宇航说:“我们已经画了八期,从故事上完成了《斩魔王》的古代篇,原来计划还有过去篇和未来篇,阿恒的想法是把前八本改动一下,做成单行本,在台湾发行,看能不能收回一些成本。所以大家最后的在一起的时间就在改图,改成单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