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擎夜读>修真>农门骄 > 第224章:说服
    “都长到五寸左右了,再过个四五天就可以移栽到田里去了。”正顺在一旁当起了解说员。

    “大家随意参观吧,走近些,也好看得仔细一些。”正民看到大家的表情,十分满意,在一旁吩咐道。

    大家看到稻苗,心中早就有些迫不及待,此刻县令大人一发话,纷纷朝田埂走去,就连平日里极少下地的那几个乡绅也跟在后边。

    “这稻苗长得真粗壮,不比四月份的时候看着差。”大家一边看一边且去私语。

    “按照这个长势,六月能收一茬,两季稻真的可行。”经验丰富的里正笑着跟身边的人说道。

    “听说这里已经种了十多天了,我们现在赶着育秧,还来得及吗?”稻苗长势喜人,给了大家足够的信心,可是他们又开始担心时间问题。

    “大家放心,现在才二月中,时间虽然有些赶,但还是来得及的,只要大家有决心,育秧的技术我们不会保留,一定会部都交给大家。”正顺在一旁给大家吃起了定心丸。

    尽管只是参观一下稻田,看一看秧苗,陆陆续续的,大家也花了将近半个时辰才回到刚刚会议的棚子。参观完稻田,大家的热情高涨,讨论声声声不息。

    “好了,大家都参观完了,可还有啥疑问,现在可以提出来。”正民见大家都回来了,于是说道。

    话闭,立刻有人担忧地说道“草民见秧苗一开始是用类似油纸的纸盖住的,那纸看着也不便宜,村民们未必承担得起啊”

    他这么一说,大家高涨的情绪立刻被浇灭了许多。刚才只顾着兴奋,却忘了培育两季稻的成本问题。

    “那纸叫明纸,是燕国那边糊窗户用的,价格也有些贵,不过育秧的明纸暂时都有衙门承担,待大家收获了以后,费用再加在粮税中。大家也不必担心买不到明纸,本官已经同兴盛商行的姚老爷谈妥了,育秧所需的明纸,他们会帮我们准备。只不过明纸贵,大家得先回去统计一下所需的数量,以免浪费了。”正民笑眯眯地说道。

    “能多种一季的粮食,明纸贵些也无妨,反正是衙门先垫的,倒也不怕。”底下又怯怯私语起来。

    “大人,咱们临江县说大不大,可是所有的田地加在一起也不是个小数目,明纸真的够吗?”有人担心明纸不够,毕竟不是几千亩,县的良田得有好几万亩吧。那个姚老爷有多大能耐他们没办法想象,可万一明纸不够,那该如何?

    “大家先别急,这一点还请秦夫人跟大家说明。”正民之前听正顺提过移栽的事情,不过他对种地不甚了解,于是就把问题丢给了提出移栽的书敏。

    “秦夫人,万一明纸不够该如何?我们都想育秧,终不能厚此薄彼吧?”

    “大家的担心,我是明白的。”书敏示意大家安静下来,上前一步对大家说道“大家以往种地,都是将种子直接洒进地里,一亩地最好的时候能收获五六百斤粮食。可是我翻阅了大批的农书,发现有记载说只要再秧苗成长到十寸左右的时候,移栽到田里,产量几乎可以翻倍。若是移栽的话,一亩地的秧苗,至少可以满足到一百五十亩的田地,那么我这儿一百亩的秧苗,就可以满足一万五千亩的良田。按照这样的比列,相信在座的各位很快就能计算出自己村里需要的秧苗数量。”

    书敏话音落完,场一片寂静,就连在一旁旁听的姚苏,也满脸不可思议。

    “秦......夫人,这话可不能乱说,移栽我们听都没有听说过,万一......我是说万一行不通的话,这后果可是十分严重的。”